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科研项目 
 学术论文 
 学术专著 
 专利 
 研究报告 
 成果奖励 
 咨政报告 
 成果鉴定 
当前位置: 首页>>科学研究>>学术论文>>正文
学术论文

旅研风采|【旅游学院教师科研论文成果推介】(七)

2024年09月17日 11:00  点击:[]

论文推介:新疆旅游流网络社团组织模式和层级性(The community organization model and hierarchy in Xinjiang's tourism flow network


专家照片:

个人简介:

李偲,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横向课题多项,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十余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发票论文近十篇。


研究领域:旅游地理


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研究价值:

由于跨区域旅游者流动的增加、旅游信息的可获取性以及交通网络建设的完善,旅游目的地系统表现出强烈的聚集性和复杂性。且在各旅游要素交互作用下,旅游发展已经形成多层次、多形态的空间结构。基于此,本文运用马蜂窝旅行网数据构建了新疆旅游流网络,借助空间级联理论、社团探测算法和空间结构理论,探析了复杂的旅游系统,揭示了旅游流网络非线性的动态系统以及目的地吸引力的异质性,为了解目的地网络和目的地合作提供了重要的见解。


主要研究内容:

新疆旅游流网络体系存在着分层集聚现象。旅游相关活动、旅游目的地、社团这3种方式在空间上的重叠性可以完整地表达旅游空间级联系统。旅游相关活动表现为短距离、高频率的联系特征,节点网络表现出明显的依赖交通基础设施以及高品质旅游资源的特征,社团体现了疆内不同地州之间的空间联系。

在节点层面,各节点角色鲜明、功能显著,南北疆核心节点存在“断层式发展”。“北疆”核心节点数量远多于“南疆”,核心节点间联系密切,节点之间流动关系强,对外辐射弱、产生显著的“极化”效应。边缘节点分布零散,集中在南疆地区。实现整体多核心共同发展,应该合理利用网络结构,提高边缘节点地位,实现核心节点与边缘节点之间以旅游者流动为核心的旅游要素的互动互通。


1 新疆旅游流节点角色分类结果(a)基于度分层的节点角色(b)基于中介中心性分层的节点角色(c)基于PageRank值分层的节点角色(d)基于整体指标分层的节点角色

在社团层面,一共将旅游流网络划分为7个社团。社团内部有双向互动、共生效应、互补关系和单向流动4种类型,反映出不同旅游目的地之间存在的网络中心化程度有一定的差异。社团组成特点为地理上的邻近性,少部分的跳跃性和多空间的联结性。社团空间组织模式可划分为单核心组合型、双核心组合型和多核心组合型。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社团内部、社团之间以及节点之间的交通路网建设,打破远距离地理空间以及行政区划的限制,出台相关政策,合理引导旅游流量扩散以及方向拓展,建设全域化旅游发展态势。

2 新疆旅游流社团结构分布

主要创新点:

① 本研究应用空间级联系统理论探究旅游流网络分层结构,

发现旅游流的层级性及层级联系的核心枢纽,可以弥补对于旅游系统整体性认知研究的不足。

② 本研究结合网络分析方法和空间结构理论,提出社团内部节点之间关系类型,为认识节点之间的互动性和联系性提供新的视角。

③ 本研究从旅游相关活动这一微观层面揭示了边缘旅游目的地的地理效应,深化了大尺度省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探究了边疆地区的社团组织模式,为旅游地高质量网络化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关闭